“數字‘計’憶”調研團:借山水之來路,迎鄉村振興相逢時
時間:2024-07-21 訪問量:
7月20日,随着夕陽溫柔地灑落在金興村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上,第三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項目“數字‘計’憶”調研團的十日三下鄉社會實踐之旅圓滿落幕。這十天,不僅是一場對金興村鄉村振興的深度探尋,更是一篇科技與人文相互交融、夢想與現實交相輝映的浪漫華章。
自邁入金興村的那一瞬間,每一位志願者皆懷揣着滿腔的熱忱與希望,立志以數字化之筆,為金興村繪制一幅跨越時空的發展新藍圖。團隊負責人黃俊傑擲地有聲道:“我們将讓金興之美穿越山川河嶽,成為數字鄉村的璀璨明珠,引領全國鄉村振興的新風尚。”
▲“數字‘計’憶”調研團抵達金興村
支教踐初心,微光聚希望,共赴金興“夏”鄉夢
支教時光裡,“數字‘計’憶”調研團籌備并開展了涵蓋網絡安全、嵌入式科普、防溺水等諸多領域的支教課程。在回蕩着朗朗讀書聲和歡聲笑語的教室裡,志願者們憑借知識的熠熠光輝,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夢想之火,金興村的孩子們也成為了志願者心中最溫柔的牽挂。
▲“數字‘計’憶”調研團開展支教活動
離别時刻匆匆而至,在志願者們整理行囊準備踏上歸程之際,那些曾在課堂上專心聽講、在課外活動中歡樂嬉鬧的孩子們紛紛跑來協助,用他們稚嫩的小手傳遞着不舍與感恩。“老師,明年你們還會再來嗎?”孩子們的詢問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這份純粹的不舍與感恩,将成為志願者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支教掠影
洞察尋根由,調研探本真,同圓發展“實地”夢
在這十天的時光中,“數字‘計’憶”調研團的足迹遍布金興村的每一寸土地。從震撼人心的洞貝峽谷瀑布到幽深莫測的清風洞,再到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千畝荷花池,每一處自然勝景都見證了他們的熱情與探索,大自然的每一次低語,都仿佛在訴說着與志願者們的不解之緣。
▲“數字‘計’憶”調研團實地調研
▲實地調研掠影
調研團在村内四處走訪,詢問村民的家庭基本情況與社會福利待遇情況;參觀光伏發電站,現場了解光伏發電的運作機制和經濟效益;抵達城步民族文化體育中心,感受木葉吹歌、古傩慶鼓堂、苗族特色文化等帶來的視聽盛宴。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旅産業為金興村的鄉村振興之路添磚加瓦。
▲“數字‘計’憶”調研團參觀城步民族文化體育中心
紀實展宏圖,專訪系民生,齊繪振興“繁榮圖”
為深入解碼鄉村振興,“數字‘計’憶”調研團采訪了城步苗族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陽征紅與黨史辦辦公室主任劉運田。“彩虹路面”的構想、外來企業的引進、當地紅色故事的挖掘與講述、城步縣曆史書籍的編撰以及黨史學習教育的全面推廣,多措并舉擎畫出城步縣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數字‘計’憶”調研團采訪城步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陽征紅
▲“數字‘計’憶”調研團采訪城步縣黨史辦辦公室主任劉運田
金興村黨總支部書記唐孝寬的話語飽含着對過往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金興村始終奮力前行,有了你們這些新生力量的助力,我們村必定會走得更為長遠。”這份信任與期望,使志願者們愈發堅定了運用數字化手段助推金興村文旅産業發展的信念。
▲“數字‘計’憶”調研團采訪金興村黨總支部書記唐孝寬
信念明方向,丹心譜華章,同奏光輝“黨”性曲
在深入探究金興村的進程裡,志願者們與當地黨員幹部親切交流,聆聽村子發展的往昔今夕。金興村副村支書兼村醫楊寒娣,駐村幫扶幹部鐘叔心系金興村的發展,對調研團來此開展支教活動緻以謝意與歡迎。在交談中,他們圍繞醫療衛生服務的提升、文旅産業的創新發展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讨論和交流。
▲“數字‘計’憶”調研團與金興村副村支書兼村醫楊寒娣交流
▲“數字‘計’憶”調研團指導老師李雄彪與金興村駐村幹部鐘叔交流
以黨的理論為指引,探尋鄉村發展的脈搏。調研團成員認真學習黨的鄉村振興政策,深刻領會黨性的核心要義。他們走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交流,傾聽群衆心聲,将黨的關懷傳遞到每一個角落。在黨性教育的洗禮下,“數字‘計’憶”調研團将堅守黨性原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數字‘計’憶”調研團開展黨性教育
回顧這十天的時光,我院“數字‘計’憶”調研團不僅收獲了寶貴的經驗與知識,還與金興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雖然此次三下鄉之旅暫時落下帷幕,但對金興村的支持将如涓涓細流,永不停息。日後,我院将持續關注金興村的發展态勢,借助數字化技術為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美好的希望。
新聞:宋澤順 喻婉瑩 / 攝影:鄧嘉力 陳航濤
責任編輯:喻婉瑩
一審:李雄彪
二審:周書堯
三審:王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