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榜樣的力量

【優秀學生報告】夢想,才是最真的現實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來自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報告人,吳銳。


圖5 吳銳

此刻,我站在南俱舞台上,想跟三年前那個坐在台下,夢想成為下一個在南俱演講的少年說:“你做到了!”

我曾夢想讀研深造,上月收獲了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我曾夢想精通專業,大三時成為了專業第一;我曾夢想競賽出彩,現擁有了 3 項國家級、7 項省部級競賽獎項。大學四年間,我讓那些曾經遙遠的夢想都一一成為現實,而這,也正是我今天報告的主題《夢想,才是最真的現實》。

時光回到一五年九月,剛剛踏入科大的我,來自不知名的小城市,是專業錄取的最低分,沒有廣博的見識,沒有才藝,沒有特長。别說優秀,甚至連普通,都難以做到。現實讓我更内向更自卑。我的圈子越來越小,常常蜷縮在自以為的舒适區,不敢往外邁步。

可校園中處處可見的學術探讨,圖書館裡緊張的學習氛圍,體育場上不曾停歇的力疾跑,南俱台前優秀學長們的演講報告,無一不觸動我。在内心深處,那個曾被忘卻的夢想種子,此刻迫不及待的想發芽生長,它仿佛在呐喊:“我想融入他們!我也要變得優秀!”

從那時起,為了能讓自己走近夢想,我視每一個富有意義的挑戰都為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

知識,是治療自卑者的良藥。我深知專業知識的學習絕非一朝一夕的努力,亦知薄弱的基礎使得我的求知之路更為曲折困苦。

為了找到研究方向,四年裡,我讀完數百本晦澀難懂的專業書籍;為了精修專業技能,每次課設,我都以畢業設計的标準去對待;為了提升英語水平,每一天,我都會強迫自己背下數百個單詞;為了尋求自我突破,每一個的炎熱酷暑,我都選擇留校學習。不知不覺間,我錯過了科大三年的絢麗櫻花,錯過了無數次宿舍的狂歡,但我卻清楚的知道計算機館藏每一個書架有何書籍,知道第五教學樓每一個教室何時空閑。

苦心人,天不負。我的學業排名從第十到前三再到第一;一次性高分通過四六級,計算機程序設計能力考試取得滿分,獲得軟件能力認證、專業從業資格;國家獎學金,湖南省優秀畢業生等榮譽接踵而至。

在大三暑假,我通過湖南大學的夏令營選拔,順利的拿到計算機學碩的錄取資格,但世界百強院校,計算機學科全球排名前十的浙江大學,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學府,我該如何選擇?

為了不讓自己為“我本可以”而後悔,我選擇投入到茫茫的考研大軍裡,同學笑我癡傻,說我頭鐵,我都淡然一笑。四年的沉澱,使我堅定的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實現夢想。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浙大的錄取通知和來自導師的祝賀,讓我知道自己的夢想終究成了現實。

如果說學習是學生的本職,那麼競賽則是磨練自己的戰場。ACM/ICPC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被譽為計算機領域的奧林匹克。獲悉本校有專門選拔參賽的實驗室那刻,更是燃起我内心久違的冠軍夢。

可是加入這樣優秀的集體,需要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拔,而現實是,從未接觸過編程的我讓顯示器上出現“Hello,World”都十分費勁。然而為了我的競賽夢想,我鐵定了心要拼命做到。軍訓前寝室并沒有裝網,下課後我便拿着課本匆匆跑到網吧敲代碼;每一個周末的清晨,等待電子閱覽室開門的永遠有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學的第一個冬末,我有幸以新生的身份加入實驗室。在後面的時光裡,我對算法理論更是如饑似渴,恨不得将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于思考和設計算法。

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一年的刻苦訓練,換來的卻是省賽的無功而返。面對這樣的現實,放棄遙遠的競賽夢想似乎是更理智的選擇。但一句“我不願意”,成了我們團隊三個人共同的心聲。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盡管學業課程越來越多,訓練時間越來越少,但是我們卻比以往更加投入。熬夜到淩晨兩三點隻為參加俄羅斯的線上訓練賽,口袋中常備眼藥水隻為緩解眼睛的再次幹澀腫脹,一日兩三杯的速溶咖啡是為不能以疲憊為口放棄,又一次擡起酸痛的手臂敲擊鍵盤,是為能夠離競賽夢想更近一些。

春華而秋實,第二年,我們奪取了湖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二等獎的佳績。再後來,在北京,武漢,哈爾濱等數十個城市征戰,從“藍橋杯”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到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銅獎,自我能力得以迅速提升的同時,我與夢想的距離也越來越小。

現實離夢想到底有多遠?

窮盡四年春秋,我找到了答案:一天,每一天。

四本簡約的日記,150 多張豔麗的 EXCEL 表,是我對大學四年最美的表白。

誰終将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将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在生命中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裡,我們更要堅信:

夢想,才是最真的現實!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