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名人傳記】我隻是一個程序員——褚霸
時間:2021-04-30 訪問量:
一、個人簡介
褚霸,真名餘鋒,江湖人稱霸爺。現任阿裡雲彈性計算負責人,曾一手将數據庫團隊帶到國内數據庫頂尖水平。他身上标簽衆多,中國第一代技術網紅,軟硬兼修,機車男神,阿裡雲備受關注的技術大牛……一個不像程序員的程序員褚霸,他與計算機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我覺得我最大的特點是比較愛學習,會不斷去做改變,不斷去接受新的東西。所以我覺得自己還比較年輕。— — 褚霸
圖1 褚霸
二、發展曆程
7歲動手搗鼓家中電子器材,自學磁帶機運行原理。少年時創立實驗室,自己設計程序和電路闆。讀書時期,霸爺的成績始終不理想,但他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興趣,努力鑽研新事物,挖掘新機遇。從無名小卒到阿裡雲頂尖技術大牛靠的不是天分而是不斷的努力。他也一直自在灑脫地遊離于外界對程序員固化的标簽之外,探索不一樣的世界,除了機車之外,他還喜歡攝影、旅行,走遍了30多個國家,最近,他還準備去把小型飛機駕駛證考下來。褚霸不喜歡給自己設限,但凡他喜歡的,一定要玩到極緻。采訪中,他提到自己最近在頻繁讀書,每逢工作間隙便見縫插針地閱讀,他什麼書都讀,曆史學、心理學、甚至解剖學......愛機車、愛閱讀、愛攝影、愛旅遊,熱愛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這就是褚霸!
三、案例分析
1. 敢于探索。對于學計算機的我們來說,霸爺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在我的成長曆程中,父母總是給與最大的關愛,鼓勵孩子創新,去追求新事物。一次考試失敗他們不會責怪反而會說:“這次的失敗是為下次的成功做鋪墊。”7歲的小褚霸敢于拆卸家中電器物品,探索新新世界,無疑是父母給與他很多的鼓勵。“後來面對未知領域時,你有過去的一些經曆,其實你是不怕的。探索出規律,自然也就明白了道理。”褚霸說。成績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優不優秀的标尺,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這個人身上有什麼閃光點,就算是再平凡的人也會有屬于他自己的光芒。
2. 找尋興趣。随着時間的推移,幼稚的思想将被成熟穩重替代,有遺憾的星火也将奔赴下一場煙花。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嘛?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總是想象自己能成為國際巨星,萬人矚目的那種。于是我每天都搬個小闆凳坐在爺爺愛看的音樂台電視前聽他們唱歌。到後來發現,自己好像對音樂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了,夢想也隻是夢想,幾乎沒有可能實現。初中時,我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相關知識,沒錯,就是書中所寫的比爾蓋茨。于是放學回家後查閱了許多關于計算機的資料,原來0與1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就像霸爺一樣,對于編程,霸爺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究竟是制造bug吸引女生還是寫出病毒震驚校園?他也曾迷茫,曾不知所措,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但他始保持熱愛,玩要玩到極緻,學也要學到精髓。
3. 做到極緻。漫漫人生,我們才剛開始。有喜歡的人就去追,有熱愛的事就去做,自己不後悔的,才是最好的。大學時期的褚霸是個潮男,留着長發,還留着胡子,甚至常常去美容院洗臉做面膜。褚霸的理論是成為校園名人需要“軟硬件結合”,形象是硬件,能力是軟件。霸爺活的灑脫,我們也可以做到。沒必要拘謹于雞毛蒜皮小事,也沒必要硬争到底。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做行動的實力派,不做思想上的巨人。沒有誰不想成為優秀的人,也沒有誰能給出什麼是優秀的準确定義。隻要對自己所做的事盡力而為,不留遺憾就好。就像霸爺所說:“ 我覺得那個時候沒什麼壓力,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發自内心的喜歡、滿懷興趣并不惜一切把一件事做到極緻,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四、案例思考
沒有誰的成功是注定的,褚霸的故事告訴我們,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是成功的第一步,剩下的隻有汗水與摸索。不随波逐流,隻要你認定你做的事是對的,是對社會有幫助的,就盡情去做吧!就像王健林說的:“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的生活不應隻有遊戲與睡覺,而是盡早摸清自己喜歡的路并為之奮鬥,讓自己的大學生活熠熠生輝,以後回想起自己的大學四年,才不會充滿遺憾。未來不止詩和遠方,還有閃閃光芒。
19級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一班 彭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