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彭鑫教授在線為我院師生做學術報告和開展學術交流
時間:2020-11-19 訪問量:
2020年11月18日19點,我院采取線上形式成功舉行了一場學術報告會。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軟件學院副院長彭鑫教授應邀作為本次報告會主講嘉賓,我院老師、研究生和本科生線上線下共200餘人到場聆聽。報告會由學院院長劉建勳教授主持。
在本次報告會中,彭鑫教授為我院師生帶來了題為“基于代碼大數據的智能化軟件開發技術”的精彩學術報告。開源社區及企業項目、軟件開發技術文檔及軟件開發問答網站等軟件開發資源的不斷積累形成了以代碼為核心的軟件開發大數據(稱為代碼大數據)。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數據挖掘、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智能化方法和技術也被應用于代碼大數據分析,形成相應的智能化軟件開發能力。彭鑫教授本次報告從代碼智能化推薦、代碼注釋自動生成、API知識圖譜構造及應用等多個方面介紹基于代碼大數據的智能化軟件開發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首先,介紹了代碼大數據的概念和基于克隆分析的代碼模式挖掘,闡述了包含全局主義的API上下文圖等方法的單行API使用代碼推薦,以及他們團隊在多行API使用代碼推薦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分析了傳統深度學習方法存在的生成注釋主題不明等問題,介紹了目前代碼摘要與注釋生成的白盒方法和黑盒方法技術途徑,闡述了通過大規模代碼分析抽取文本注釋與代碼片段之間的對應關系和深度學習模型來實現注釋自動生成的方法。第三,讨論了圍繞API相關軟件開發來進行大數據代碼研究的相關問題,研究了細粒度的描述性知識抽取、API功能描述細粒度解析與匹配,以及它們在API方法推薦、API比較、API讨論内容解析及彙編等方面的應用。報告的最後,彭鑫教授介紹了API知識服務在線平台,并對未來的代碼大數據的智能化軟件開發技術發展及實踐應用進行了展望,提出了綜合代碼生成以及基于搜索的代碼合成等多種手段實現智能化代碼推薦等技術發展方向。報告後,彭鑫教授和與會師生就報告中所涉及的代碼推薦處理過程,知識圖譜技術及其相關的搜索效率,代碼知識圖譜的構造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此次學術報告會的舉行,讓我院師生對基于代碼大數據的智能化軟件開發及相關的技術問題和過程有了直觀的了解,對代碼開發方法也有了新的認識,為大家今後的專業學習和學術研究帶來了新的方向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