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我院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信息與通信安全學術會議

       2019年7月12日,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和國家密碼管理局密碼科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我院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信息與通信安全學術會議在湘潭市華銀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大會主席北京信息科學院院長馮登國、我校副校長廖湘嶽出席,國家密碼管理局副局長何良生、湖南省密碼局副局長周靜、空軍研究院王建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荊繼武教授、杭州師範大學陳克非教授、東南大學胡愛群教授、北京數字認證中心詹榜華研究員、中安密碼檢測(研究)院董桂齋研究員、株洲市委辦副調研員黃文濤到場參加。會議由我院院長劉建勳主持。

       廖湘嶽副校長首先向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并簡要介紹我校辦學的基本情況。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圍繞共同關注的問題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啟發,共同推進我國信息和通信安全的發展。随後劉建勳院長簡要介紹了我院的情況,希望各位專家能夠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院的發展,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博士點建設等方面進行指導和交流合作,推進我院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階。

       會上,共有8名專家學者圍繞互聯網安全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作學術報告。何良生以《對下一代互聯網安全問題的思考》為題,全面解析下一代互聯網安全的核心要素,并就如何構建相對完善自主可控的下一代互聯網密碼技術體系提出了對策建議。王建華以《天地一體化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為題,介紹了網絡空間及其面臨的威脅,分析了天地一體化網絡的特點及其面臨的安全挑戰;闡述了密碼在天地一體化網絡空間安全中發揮的作用。荊繼武以《新時代電子認證的産業方向》為題,簡述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對電子認證技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圍繞身份管理規模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以及攻擊專業化等不可避免的重要問題,讨論未來電子認證技術的産業方向。詹榜華以《互聯網醫療網絡信任框架》為題,分析了互聯網醫療的網絡信任需求,總結了網絡信任體系關鍵技術,提出了網絡信任體系建設思路和方案。馮登國以《5G安全思考》為題,分析了5G網絡的安全需求及其所面臨的技術挑戰,歸納并闡述了若幹安全關鍵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展望了5G網絡安全的未來研究方向。陳克非以《基于ABE-PRE的數據共享》為題,系統闡述在雲計算環境下對數據共享提出新的要求,并分析了如何兼顧安全性和共享的便利性提出新的挑戰。胡愛群以《射頻指紋技術研究進展》為題,介紹了射頻指紋RFF的産生機理以及如何表達RFF的問題,并闡述了具體解決方案。董桂齋以《網絡空間密碼安全監管技術研究》為題,詳細闡述了網絡空間安全與密碼安全保障的關系,介紹了密碼與網聯化、智能化的融合發展。

       本次會議為國内信息和通信安全研究人員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交流信息和通信安全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信息和通信安全研究與應用所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和研究新方向。會議的成功舉辦加強了學者之間相互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了信息和通信安全知識的傳播與應用。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