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名人傳記】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時間:2021-04-30 訪問量:
一、案例簡介
南存輝,1963年生于浙江樂清縣,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現任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被譽為“中國新興民企代言人”。而這位被《福布斯》雜志列入中國富豪榜前五十名的中國民企精英,創業之前隻是個子承父業的修鞋匠。

圖1 南存輝
1. 生于“溫州模式”,以擦鞋起家。南存輝的少年時代布滿了艱辛與磨難。從6、7歲開始,南存輝就挑着米糠,提着雞蛋上街賣。南存輝的父親是溫州樂清柳市鎮人人皆知的老鞋匠,13歲那年,父親的腳在一次勞動中被水泵砸傷,卧床不起。作為長子,南存輝辍學子承父業,他天天挑着工具箱早出晚歸,一晃就是三年。
即使是小小的擦鞋匠,南存輝也将這份工作做到了極緻。每一雙皮鞋,隻要是經過了南存輝的手,都會以嶄新的姿态被送回顧客手中。沒有一份持之以恒的努力會被辜負,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南存輝就成了鎮上的“擦鞋狀元”,當時他僅憑擦鞋這份工作就拿到了遠超國企工人工資的收入。
2. 發現創業商機,轉行電器行業。1991年,在求精開關廠解體後,南存輝組建了家族企業——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并把家族核心利益讓出來,在集團内推行股權配送制度,将最優良的資本配送給企業最優秀的人才,而目前的正泰已成為擁有資産30億元、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年上繳稅金逾5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對此,南存輝陳述:“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一種明智”。
當南存輝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消息傳來,他隻是一笑了之,他不曾因跻身富豪排行榜而改變幾十年如一日的儉樸習慣。财富對于他而言早已超脫個人的需求,這些年驅使他在事業上不斷打拼的原動力,是他深刻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财富,幫助更多的人富裕起來。不斷超越自己、實現人生最大價值,這份企業家的責任感,在他身上顯露無遺。

圖2 正泰智能電氣西北産業園
3. 創建民族品牌,實現産業報國。南存輝對質量的追求到了令人歎服的程度。他有一句有名的話:甯可少做億元産值,也不讓一件不合格品出廠。有一次,企業一批貨物出口時,在運輸過程中一隻貨箱出現了破損,重新裝配時,偶然發現有一件産品不合格。南存輝得知後,毅然要求全部開箱檢查。為了不影響交貨,這批貨物由海運改為空運,僅此一項,企業的運費就多花了80多萬元。南存輝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全世界的同行都知道在輸變電行業裡面有一個品牌叫正泰,它來自中國。
二、案例分析
美國學者在其著作《異類》中總結到:成功的背後有其必然性規律。
1. 他的年齡。出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企業家不勝枚數,為什麼?因為在八十年代初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概二十多歲,正好進入工作創業的黃金年齡期。如果再早些,可能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再晚些,則因年齡尚幼而未進入社會,因此都不是很好的時機。
2. 他所奮鬥的大環境。他成長于中國改革開放時期,又在浙江溫州樂清的一個小鎮“柳市”,個私民營經濟發展——溫州模式的發源地之一。這個小鎮日後被稱為赫赫有名的“中國電器之都”,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溫州人的創業激情,小小的一個柳市鎮就冒出了無數家低壓電器生産廠家,身處其中商業“嗅覺”靈敏的南存輝,就是想不走上這條低壓電器創業之路都很難。
3. 他的勇氣。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南存輝說動父親将家裡的祖屋抵押,籌集資金與朋友成立了“樂清縣求精開關廠”,創立之初隻有8個人。
三、案例思考
南存輝先生的愛國情懷和拼搏精神,充分展現了青年強則國家強,奮鬥恰青春,築夢正當時的精神,也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作為當代大學生,要以改革開放先鋒模範人物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努力學好專業基礎知識,勇于創新,以充沛的精力與昂揚的精神,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黨的領導下開啟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要抱有忠誠而堅定的信念,始終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目标,秉承刻苦的學習态度和紮實的學風來完成全部學業,從而提升自己的學識修養,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不忘初心,砥砺奮進”。
19級信息安全三班 華麗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