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報國、勵志故事】穿過流水線去Google的女孩
時間:2021-04-30 訪問量:
一、案例概況
主人公是一位小姐姐,名字叫孫玲。她的家境很不好,2009年高中畢業後不夠分數,也沒錢去讀大學。随後去了深圳工廠上班,做流水線工人。後來,她通過自考,拿到了深大的畢業證和學位證。
2011年正式進入IT行業寫代碼。2017年10月,她成功地申請到了美國一所學校的碩士計算機項目,時長是2年,她用八、九個月學完一些在校課程之後,開始在美找實習工作。2018年10月初,她拿到EPAM Systems公司的一個offer,作為vendor在Google的辦公室上班。2018年的孫玲,經過自己十多年的努力,從一個流水線女工,做到了Google的一名程序媛。記得她的自傳裡有句話讓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說:“我隻想年輕時做一件感動自己的事情,看看我在這個世界的生存能力有多強”。

圖1 孫玲十年走進谷歌
二、蛻變曆程
來自湖南婁底的孫玲,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家中還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哥哥,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的工作隻夠勉勉強強維持一家的生計。在讀小學的時候,哥哥就不怎麼喜歡讀書,無論怎麼勸都不願意接着讀初中,她想繼續讀,但是家裡人比較偏愛哥哥,父親看着哥哥沒有去,就不是特别支持她接着讀書,進而她停了一年課。
在這一年中,她跟着舅舅學美發,一段時間之後實在學不會,央求着父母回學校讀書,但高考落榜了,家裡條件也不怎麼好,隻好死了繼續讀書的心,跟很多村裡同齡的姑娘一樣,南下去深圳,在電池廠的流水線上當起了一名普通的女工,月薪2300元。
很快孫玲就厭倦了這樣的日常,但轉念一想,剛念完高中能幹些啥?回想起高中畢業時參加過一個不花錢的夏令營活動,曾經學過怎麼寫程序,打下一串代碼指令,電腦上就能輸出一個“hello world”,這種神奇的反饋機制,在孫玲腦海裡留下了重重一筆。
為了攢夠學費的錢,她有空會去做各種兼職、發傳單、做電話客服、在肯德基做服務員……就這麼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她完成了系統的編程基礎學習,還通過校招找到了一份坐辦公室的工作,2011年8月27日,這一天注定成為孫玲永生難忘的一天,她成為了一名程序員。
她又開始折騰了,當别人把一句“多學習一門語言,就相當于多掌握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種廣告詞當垃圾信息過濾掉時,孫玲将它留在了心裡,還花了一筆巨款學英語,“真相是因為可以分期付款,所以狠下心就報名了。”學了一年半的英語之後,孫玲說,“并沒有覺得自己變得聰明了,但是多了一些讀懂這個世界的方式。”
持續不斷地學習,為她的夢想鋪了路,在工作期間,她完成了自考大專,專升本,拿到了西安交大的大專文憑,深圳大學的自考本科文憑,還經曆幾次跳槽,2016年成為一名月薪過萬的程序員。到2017年的時候萌生了出國的想法,開始準備。2017年6月開始在網上申請學校,準備資料。2017年10月申請通過并入學。
2017年11月開始,孫玲的生活開啟了新的篇章。那麼多經曆之後再次置身學生身份,她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在國外讀書的那段時間裡面,每天學習、工作,也算充實。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她碰了很多次壁,多次失敗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專業性還需要加強。
2018年的孫玲,經過自己十多年的努力,從一個流水線女工,做到了Google的一名程序媛。成功蛻變!

圖2 成功蛻變的孫玲
三、案例思考
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渴望,全力以赴,這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這世上沒有規定好的正确的人生之路。你想走的就是最正确的路,不被人認可又怎樣?經曆挫折失敗又怎樣?人活着,不能把性格交給星座,把努力交給雞湯,把運氣交給錦鯉,把愛情交給緣分,把所有失敗都怪給水逆,然後對自己說: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曾經深圳流水線上拿2300元月薪的女工,用微薄的工資學編程,玩命自考,攢錢留學,最終成為坐進谷歌辦公室裡的一名高薪軟件工程師,年薪80萬元。她的故事激勵過無數心懷夢想,卻在現實面前無計可施的年輕人,讓他們相信,實現階層跨越并非遙不可及的奢望。突然想起《超級演說家》裡劉媛媛說的那段金句: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志于改變這個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鬥士的一生。”
她的經曆讓我明白:沒有所謂的階級固化,除非自己放棄自己,我佩服她的毅力。雖然很多事努力了也不見得會有好結果,但還是要堅信厚積薄發的道理,每天進步一點點,去感受自己的逐步成長,去靠近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所以,趁還年輕,盡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全力以赴,不負年華。
18級信息安全二班 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