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學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教學

我院成功舉辦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研讨會












 
    2018年7月5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逸夫樓201會議室舉辦了主題為程序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研讨會。會議邀請了湖南大學教授李仁發,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毛曉光,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陳品德作為特邀講者,學院黨委書記劉紅陽,院長劉建勳,副院長周棟、胡勇華,黨委副書記周筱芬出席會議,我院全體教師與會。
 
院内教學研讨
    研讨會分為兩部分進行,上午8點開始進行院内教學研讨。首先,劉建勳院長從省内外計算機學科和學院學科科研情況開始分析,他說道:“本科生是立校之本也是立院之本”,由此引出了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以及開發本科生軟件開發能力提升計劃的思考。
 
    随後,我院各專業系主任依次進行了教學探讨報告。其中基礎課部主任姜磊分析了大學計算機通識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并從計算思維和對同學們的計算思維的培養以及各類算法等方面進行介紹。信息安全系主任劉桂開對拓展教學外延,提升信息安全專業特色與在場老師進行了交流。他說到信息安全的特點包括:涵蓋廣,各學科交叉;學習内容多,要求較高;信息是核心,而技術是基礎。網絡工程系主任念其鋒講述了新工科背景下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他提出了網絡工程專業的發展戰略等六點内容以及網絡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的三個着眼點。
 
    會後,我院老師被分為五組,針對軟件開發能力提升計劃,本科生導師制以及教學評優方案進行讨論。
 
專家教學報告
    下午2點半,我院特邀講者李仁發、毛曉光和陳品德三位教授在逸夫樓201會議室分别作了題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可平量的舉證”、“程序設計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及“優化教學的觀點與方法”的專題報告。
 
    報告開始前,劉紅陽書記宣讀了我院“持續貢獻獎”獲獎名單,陳燕晖和向德生老師因對學院ACM集訓隊的突出貢獻獲此殊榮,獎項由劉建勳院長頒發。
 
    李仁發教授就“為什麼搞認證”、“認證機制與标準”、“評量規範與方法”及“認證的實施過程”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含義。他提到,要想實施專業認證,需要在觀念上轉型,與國際标準接軌。并對比了我國台灣、大陸及美國的認證機制和标準,以此為依據,批判性地提出了他的見解。我國大陸在課程體系、畢業要求及學分分配等多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對此,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希望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這一方面,我們能走得更遠。
 
    随後,毛曉光教授結合他的實踐過程,分享了一些對程序設計能力培養的看法。他表示,實現基礎知識轉移是程序設計的根本所在。他也強調,不能給學生提出太明确的問題,要做到問題充滿“噪音”,技術方法“不明”,這樣才能引發學生去思考,從而真正将知識點掌握并為自己所用。他以“小球斜抛涉及的運算”、“圓周率計算”、“商品房市場分析”等具體的問題為例,詳細講述了他是如何提出問題,引發同學思考,并循序漸進地改善解決方法的。
 
    在聽完以上兩個報告後,陳品德教授表示深有感觸。作為一個将大半生投入教育事業的教師,他切合自身的教學經曆,提出了他對優化教學的觀點與看法。他表示“教書是個‘良心活’,大多數老師隻是默默無聞,冷暖自知。”他以兩則故事為例,引出三個啟示,并發表他的看法。之後,他就“何為好課”分享了他的合格及優秀标準,并以此對“如何設計一門好課”提出他的見解。
 
    最後,劉建勳總結報告内容,并希望我院在本次研讨會後能有所思考,有所進步,進一步推動并改革本科教學工作,築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及加強程序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培養。至此,我院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研讨會圓滿結束。

 
文\徐小茹 劉德勇 圖\徐小茹 劉德勇
責任編輯:徐小茹